为全面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,提升执法队员职业素养与应急救援能力,近日,沙坪街道组织开展“心肺复苏(CPR+AED)操作技能”专题培训。此次培训作为年度常态化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打造“一专多能、全时待战”的执法铁军,切实履行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使命担当。
专业化教学:
从理论到实践锻造生命救援本领
本次培训特邀市红十字会急救专家团队授课,采用“理论讲解+模拟实操+考核认证”三阶式教学模式,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(CPR)的操作流程、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急症的现场处置等内容。通过现场模拟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、群体性事件、突发疾病等场景,一对一指导队员明晰急救流程、练习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及AED设备操作,确保每位队员均能规范完成“黄金四分钟”急救流程。本次培训共有52名执法队员参加,全员通过操作考核并取得心肺复苏(CPR+AED)培训证书。
实战价值:
执法效能与民生温度的双重赋能
“过去遇到群众突发心脏病,我们往往只能疏散人群、等待救护车,现在掌握了CPR和AED使用,就能在黄金时间内实施有效抢救。”参训执法队员表示,实操考核中切实掌握了急救技能,对执行紧急任务更有底气。标准化急救流程的掌握,有效规避了因求救无助、急救不当等带来的困难、争议。通过情景模拟训练,执法队员学会了在施救同时固定证据、保护伤者隐私,实现执法规范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。
执法队员身处一线,经常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群众求助,掌握急救技能可以有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,在关键时刻为人民群众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。综合执法不仅是秩序维护者,更是城市安全守护者,从“执法者”到“救护员”的角色延伸,展现执法队伍“刚柔并济”的为民情怀,更好地展现执法队伍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。
长效机制:
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提升模式
沙坪街道持续优化执法培训体系,常态化开展队列训练、体能训练、业务培训、法律知识学习等综合培训,全面提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、专业化水平,通过“训考结合、以练促战”模式,推动执法队伍从“经验型”向“专业型”转变,为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人才保障。
▲开展队列、长跑等体能训练项目
▲系统讲解现场检查笔录、询问笔录等文书的规范制作流程
下一步,沙坪街道将继续坚持“以人为本、执法为民”的理念,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,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,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场景中感受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,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出更大贡献。
附件:
相关稿件: